山加村(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乡)文旅资源与民俗影响丨地名由来与行政变迁丨叶枝土司衙署丨干梅子
原创山加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傈僳族乡辖行政村,邮政编码674600,长途电话区号0887,车牌代码云R。该村东接维登村、小甸村,南邻新农村、北甸村,西连富川村、新化村,北靠箐头村、妥洛村,周边相邻咪里、青龙山、新梁、背阴山、以才库等自然村落与山体,是维登乡中部的半山区村落。
地名由来
山加村名源于汉语“山家”的谐音演变,直译为“山村”,直观反映其地处群山环绕的地理特征,名称沿用至今未发生根本性变更。
历史
山加村的行政建制历经多次调整:解放前属维登乡佳干桌保;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十四村;1953年建制升格为山加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改为维登公社山加管理区;1962年调整为山加公社;1965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划归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管辖;1969年改为山加大队;1984年恢复乡级建制为山加乡;1988年撤乡设村为山加行政村;2001年推行村改委制度,成立山加村民委员会,行政建制延续至今。村内核心管理机构为山加村党支部。
自然与民生
该村国土面积5.01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向高原气候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量938.6毫米,气候宜人且植被覆盖率高,呈现“天蓝水清、茂林成荫”的生态特征。截至2010年统计数据,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36户、乡村人口1362人,其中农业人口1347人,劳动力867人。
基础设施方面,全村已实现全面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3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3户,其中移动电话农户238户,通讯覆盖已实现基本保障;进村道路为土路,距离维登乡集镇24公里,距最近的集贸市场亦为24公里。农业灌溉方面,有效灌溉面积156亩,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6亩,人均仅0.04亩,灌溉条件有待提升。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占比约68.4%。
产业经济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核心,种养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种植业方面,除传统玉米种植外,特色农产品包括羽衣甘蓝、番石榴、豌豆苗、冬瓜、桃子、干梅子等,部分农产品销往维西县内;畜牧业以生猪、肉牛、肉羊养殖为主,2010年数据显示年内出栏肉猪108头、肉牛72头、肉羊325头,林业亦贡献部分收入。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8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09万元、畜牧业收入9.92万元、林业收入3.46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3.38万元。外出务工为补充收入渠道,常年外出务工13人,其中省内8人、省外5人,务工收入1.74万元。
文旅资源
该村虽无核心独立景区,但地处维西县文旅资源辐射带,周边知名景点包括叶枝土司衙署、达摩祖师洞、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维西戈登遗址景区、寿国寺、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等。地方特产可共享区域品牌,如维西百花蜜、维西核桃、维西乌骨羊等农畜产品,以及普米族猪头肉、琵瑟肉、清汤鱼等特色饮食。文化层面受傈僳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深远,周边流传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三坝纳西族服饰、普米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誉称号
2024年1月,山加村因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被云南省相关部门命名为“2023年度云南省卫生村”,是该村近年来获得的重要集体荣誉。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