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维登村(云南迪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乡卫生村·精品村与特色农产胜地丨草莓种植丨维西百花蜜丨维西核桃

原创
txwlaaa 2025-10-23 19:12 阅读数 24 #乡村麻雀

维登村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维登村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乡,地处澜沧江流域中游河谷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 98°50′—99°30′、北纬 26°50′—27°10′之间。村庄东接新化村,南邻北甸村,西连妥洛村,北靠箐头村,周边与小河箐、菖蒲塘等自然村相邻,形成 “两山夹一谷” 的典型山地地貌。作为维登乡人民政府驻地,维登村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维登三组、维登四组等 12 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 32.7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876 人(2024 年统计数据)。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乡维登村图片

二、历史

维登村历史可追溯至元代,白族语称 “万登”,意为 “圆形的坝子”,后演变为现名。解放前属兰坪县维登乡维登保,1950 年划归兰坪县第三区,1965 年正式并入维西县。1988 年撤乡设行政村,2001 年村改委成立维登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历史上,维登村是茶马古道支线的重要节点,曾设有驿站和集市,见证了滇西北民族迁徙与商贸往来的历史。

三、自然与人文环境

村庄海拔 1850 米,年均气温 14.8℃,年降水量 980 毫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植被覆盖率达 72%,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等,野生菌、中药材资源丰富。维登村是傈僳族、白族、藏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傈僳族占总人口的 68%,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傈僳族 “阿尺木刮” 歌舞、普米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经济发展

农业与特色产业农业以种植菊苣、红苹果、糯山药为主,其中 “天平” 苹果种植面积达 9000 余株,年产量 200 吨;糯山药种植 180 亩,产值 400 万元。中药材产业是支柱产业,木香、秦艽等种植面积 6000 余亩,年收益 700 万元,形成 “党支部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发展模式。林下经济活跃,野生食用菌、野生中药材年增收 1680 万元。近年来,维登村大力发展草莓种植,引进维西鲁滇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 “公司 + 党总支 + 农户” 模式,在 5 个村推广种植 87.8 亩,亩均净利润 6000 元,带动 72 户监测对象增收。

工业与旅游业工业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拥有山水维登品牌 SC 认证 14 个,实现林下产品从原料到商品的转型。旅游业依托新化湖、达摩祖师洞等资源,开发徒步探秘、乡村民俗等项目,2024 年接待游客 1.2 万人次,旅游收入 80 万元。

五、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交通维登村距维西县城 78 公里,省道 S237 穿境而过,实现行政村公路硬化率 100%。2025 年,维登乡启动乡村振兴道路升级项目,计划拓宽改造 3 条主干道,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

教育村内设有维登中心完小,在校学生 301 人,教职工 54 人,开设 “校园农场 + 家庭实践” 双轨劳动教育课程,2024 年被评为迪庆州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医疗维登中心卫生院为一级甲等医疗机构,开设内科、中医科等 13 个科室,配备 DR、彩超等设备,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率达 95%。

民生保障2023 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265 元,较 2017 年增长 59.82%。全村建档立卡户 186 户 723 人全部脱贫,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三保障” 全覆盖。

六、荣誉与特色

荣誉称号2023 年被命名为 “云南省卫生村”,2022 年获评云南省乡村振兴 “百千万” 工程精品村,维登三组等 6 个村民小组入选美丽村庄。

特产美食

维西百花蜜:采用传统木桶养殖中华蜂,采集高寒深林 360 余种药花酿制,色泽琥珀,富含 17 种营养成分,获 “绿色云品” 认证。

维西核桃:种植面积 2000 亩,年产坚果 150 吨,以壳薄、仁饱满著称,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普米族猪头肉:传统腌制食品,肉质醇香,搭配当地包谷酒食用,是节庆待客佳品。

旅游景点

达摩祖师洞:藏传佛教圣地,相传达摩祖师曾在此面壁修行,洞内现存明代壁画和佛塔,周边可开展徒步探险活动。

新化湖:高山淡水湖,水域面积 1.2 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是垂钓、露营的理想之地。

叶枝土司衙署:滇西北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展示纳西族土司文化和建筑艺术。

七、未来发展规划

维登村将围绕 “一乡一特,一村一品” 目标,重点发展中药材、草莓、生态养殖等产业,推进 “旅游 + 农业” 融合,打造新化湖康养度假基地。计划到 2026 年,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至 1 万亩,草莓种植突破 200 亩,旅游收入占比提升至 15%,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 50 万元以上。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热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