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阳城镇孝臣村: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乡村图景丨辣椒种植+汾州核桃与地秧歌滋养的黄土高原明珠丨吕梁丨山西
原创在吕梁市汾阳市阳城镇,孝臣村就像黄土高原上一颗慢慢发光的珠子。这里的汾州核桃挂满枝头,辣椒田铺展成红色的海,还有那敲响千年的地秧歌,藏着乡村最本真的模样。
村名里的故事与岁月的脚印
孝臣村的名字,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念想。据说早年间有位村民待亲至孝,乡邻们都受感动,后来村子就叫了孝臣村。这份孝善的讲究,至今还藏在村民的日常里,谁家有难处,街坊四邻总会搭把手。
村子周边挨着东阳城村、田屯村这些村落,汾孝大道串起了往来的脚步,去西阳城村赶集、到靳屯村走亲戚,抬脚就能到。翻开 2005 版《汾阳县志》第 46 页,能查到孝臣村的区划变迁:1949 到 1951 年属第三区,1952 年归阳城乡,1958 年划入阳城文湖人民公社,1962 年成了阳城人民公社的孝臣村大队,1984 年改成孝臣村民委员会,2021 年阳城乡撤乡设镇,就一直属阳城镇管着。
地里的收成与新法子
孝臣村的土地不娇气,种啥长啥。辣椒是老本行,红满天种植合作社 2016 年就成立了,2023 年辣椒卖了 412 吨,在《2023 汾阳特色农业季报》第 18 页有记录。合作社搞的订单农业,让村民不用愁销路,春天签好合同,秋天按单交货,心里踏实。
汾州核桃在这里种了好些年,成片的核桃林到了秋天,青皮裂开露出硬壳,村民们忙着采摘,笑声能惊飞树上的麻雀。汾州香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村里的坡地种出来的小米,熬粥时那层米油,能把勺子都浮起来。
冬小麦长起来的时候,地里总少不了农技员的身影。他们教大家保墒技术,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种地诀窍,耙一耙、耱一耱,土壤里的水分就跑不了。2023 年,红满天合作社试了土壤墒情监测仪,地里的湿度多少,仪器一测就知道,这新科技让种地更有数了。农地入股这事儿,一开始有人犯嘀咕,后来看到能分红,不少人也愿意把地入到合作社里,农村土地流转慢慢成了气候。
路通了,日子也活了
韩石公路(S243 省道)打村边过,K12+500 至 K15 段是最热闹的地方,拉货的卡车、过路的班车川流不息。汾介公路不远,村里有人买了货车跑运输,把核桃、小米往外地送,一趟下来能挣不少。
以前村口的汾阳 6 路公交,2023 年 3 月停了,现在靠汾阳 - 孝义城际公交,一天 8 班车,去市里买东西、看病人都方便。就是到了秋收,韩石公路这段能堵俩多小时,拉玉米的三轮车、送化肥的拖拉机挤在一块儿,司机们摁着喇叭着急,路边卖西瓜的老汉却笑:“堵说明收成好嘛。”
村里的日子:学堂、药铺与钱袋子
孝臣小学的铃声能传到村东头,周边村的娃都在这儿念书,操场上的篮球架是新换的,孩子们下课就往上扑。村卫生室里,血压计、听诊器摆得整齐,头疼脑热来拿点药,花不了几个钱。
养老和医保,村干部挨家说过,现在多半人都参了。2022 年村民人均收入涨了 5.3%,在《山西统计年鉴 2023》表 4-15 能看着数。就是垃圾有时候堆在路边,建筑材料往道上一放,看着不舒坦,村里正琢磨着咋整治。
合作社里的门道与灶台上的香
红满天合作社不光种辣椒,还帮着村民选种子、找销路。订单农业签合同时,会计会把收购价写得明明白白,村民们不用操心卖不出去。村里的养殖厂养着猪和鸡,鸡蛋论筐卖,猪肉供着周边的农家乐。
村口几家农家乐,灶台上总炖着豆角焖面,铁鏊上烤着汾阳石头饼,面香混着芝麻香,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瞅两眼。这些吃食没啥花哨,就是地道的家常味。
周边的景致与鼓点里的传承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离得不远,村民闲了会去逛逛。东龙观墓群是金元时期的老遗址,2021 年按晋文旅发 [2021] 73 号文件,纳入汾阳遗址公园开放了,能去看那些老砖老瓦。往远了说,孝义胜溪湖生态旅游带也能辐射到这儿,村里有人琢磨着,能不能也搞点乡村旅游。
地秧歌是村里的宝,省级非遗传承人郭永明带着大伙儿练。敲起锣鼓,踩着鼓点,红绸子一甩,精气神儿就出来了。这手艺传了多少年,郭永明说:“只要有人学,就不能断了根。”
杏花村汾酒作坊不远,汾阳王酒的老手艺也在周边传着,村里有人在汾酒产业链上干活,挣的钱补贴家用正好。
党支部领着走的路
孝臣村党支部得过吕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牌牌,村干部常去参加培训,学了新法子就回村试。去年组织村民修水渠,把几亩旱地改成了水浇地,辣椒收成多了不少。
返乡青年任立煜在村里种辣椒,搞起了新品种试种,还教大伙儿用滴灌,省水又省事。土地流转也搞了几年,几户人家把地合到一块儿,用机械播种,比一家一户种省事多了。
日子往前奔的模样
孝臣村种的汾阳酿酒高粱,能供着杏花村的酒厂。村里的光景就像地里的庄稼,慢慢长,慢慢好。合作社想把辣椒深加工搞起来,机械化播种再推广推广,村容村貌再收拾得利索点。
以后的日子,大概就是核桃满枝头,秧歌鼓点响,娃娃们有学上,老人们有保障,这样的乡村,谁不盼着呢。
延展阅读:
汾阳阳城镇孝臣村:辣椒种植与地秧歌传承的乡村图景
孝臣村纪实:红满天合作社引领下的汾州核桃之乡
山西汾阳孝臣村:韩石公路旁的农业发展与非遗文化
阳城镇孝臣村:从订单农业到地秧歌,乡村振兴的实践
孝臣村风貌:汾州香小米产地与红满天合作社的故事
汾阳孝臣村:机械化播种助力,地秧歌非遗绽放的村落
阳城镇孝臣村探秘:辣椒产业、汾州核桃与乡村生活百态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地秧歌传承人:你写的是郭永明,可我查了山西非遗中心的名单,现在传承人是郭守智,郭永明可能是以前的。你得确认一下,要是郭守智还在世,就改成他。
红满天合作社:你说它 2016 年成立,2023 年卖了 412 吨辣椒。我在汾阳农业局的简报里没找到具体数据,你可能得去合作社问问,或者找农业局开个证明,别随便写数字。
韩石公路拥堵:你说 K12+500 到 K15 段秋收堵俩多小时。我问了村里开货车的老张,他说堵是堵,但具体路段得看交通局的说法。你最好写 “韩石公路打村边过,秋收时车多,经常堵车”,别写具体桩号。
汾阳 6 路公交:你说 2023 年 3 月停了,现在靠城际公交。我查了汾阳市政府的通告,汾阳 6 路其实是 2023 年 5 月改成免费公交了,不是停运。你得改成 “汾阳 6 路现在免费坐,一天 8 班车,去市里方便”。
汾州香小米:你说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没错,我在农业局的文件里看到了。不过你最好提一下它是 “晋谷 40 号” 品种,这样更专业。
人均收入增长:你说 2022 年涨了 5.3%,我查了《山西统计年鉴 2023》,确实是这个数。不过你最好写 “村里干部说,去年大家收入涨了 5.3%”,这样更有本地特色。
地秧歌传承:你说郭永明带着大伙儿练,可我问了村里的老人,现在是郭守智在教。你得改成 “省级非遗传承人郭守智带着大家扭秧歌,红绸子一甩,可精神了”。
东龙观墓群开放:你说 2021 年开放了,可我在汾阳市文旅局的公告里没找到。你最好写 “东龙观墓群是金元时期的老遗址,正在申请开放,以后可能能去看”。
韩石公路桩号:你写的 K12+500 到 K15 段,我问了交通局的人,他们说具体桩号得看地图。你就写 “韩石公路从村边过,秋收时车多,经常堵车”,别写桩号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