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下冶镇南崖头村:银河峡游玩与绿色农产品详情丨玉皇李杏什么时候成熟?采摘体验如何?
原创南崖头村在哪儿?周边都挨着啥地方?属河南济源下冶镇管辖,周边挨着前凹村、土门壑、南岭、闹角这些村落,往远些有涧底河、寺河、虎林岩(当地俗称,官方名虎岭)、马界,前地村、原头村也离得不太远。寺郑路从附近经过,去周边村屯还算顺脚。周边相邻的还有坡池村、石槽村、官窑村、逢掌村这些村落。
村里交通方便不?去外头好走不?不少路都硬化了,走起来顺当。想坐城乡公交也有,往镇上、市区去都能搭上,每日往返市区班次约 3-4 趟,首班车 6:30 发车,末班 17:00,不算多,赶早不赶晚更稳妥。交通规划上,下冶镇有沿太行高速,距下冶镇区超 15 公里,驾车过去约 25 分钟,上高速得花点时间。偶尔修路时,村里会有交通绕行指引,不至于绕晕。下冶镇交通还算便利,往返周边地区挺方便。
村里有办事的地方吗?寄东西、看病方便不?有南崖头村快递站,网购取件不用跑太远。民生服务这块,养老保险补贴、两项补贴这些政策都按规矩落实,2024 年济源农村 60 岁以上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是 138 元每月,按政策发放。社保、医疗保障这些都有人管,村卫生室就在村里,小毛病不用跑远,真有大事去下冶镇卫生院也方便。
教育方面,村里学龄儿童均就读下冶镇中心小学,之前的村小早就撤并了,娃们上学得去镇上,学区划分得按镇里的规定来,镇中心小学的师资比以前集中些。
村名是咋来的?过去归哪里管过?这村名没啥复杂说法,就因村子建在南坡的崖上头,慢慢就叫了南崖头村。要说历史,1949 年时属济源县六区,1955 年划到济源县王屋区,1958 年属下冶人民公社,那会儿叫南崖头生产大队。1983 年公社改乡,成了下冶乡南崖头村民委员会,2007 年下冶撤乡建镇,就一直是下冶镇南崖头村民委员会。
村里种些啥?村民靠啥挣钱生活?地面上作物不少,常见的有冬瓜、杏子、菠菜、黄豆、白萝卜,生菜、青花菜、马铃薯、小青南瓜也都有种。特色种植里,冬凌草种了一片,这可是济源这边的名产;红高粱在坡上能看到,红枣林、核桃疙瘩树(当地对山核桃树的叫法)也不少。核桃种植是不少农户的营生,结的果子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往济源市区,能换些钱。农民收入来源多样,种这些作物卖钱是一项,有人外出务工也能挣些钱,这几年搞窑洞民宿、农家乐的,靠生态旅游、济源乡村旅游也添了些收入。耕地面积不算大,但大家侍弄得仔细,村里人口数量不多,几十户人家守着这片地,这几年年均增收约 3000 元。
周边有啥玩的?能体验些啥?附近景点不少,银河峡就在边上,山水好看,适合一日游。下冶镇靠着小浪底库区,王屋山风景区也不远,想玩山水有地方去。村里自然风光不错,搞生态旅游的人家不少,住窑洞民宿、吃农家乐,能体验村里生活。
周边有啥特别的东西?特产方面,济源冬凌草产自下冶镇核心产区,这儿种植面积不小,济源核桃、玉皇李杏(当地的杏李,6 月下旬成熟)熟时酸甜可口。下冶镇的寺郎腰大葱,产自寺郎腰村周边产区,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朱庄石榴、韩彦红果,村里集市上常能见到。民俗文化有意思,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这些老故事常有人讲,逢年过节有文化活动,耍灯彩啥的挺热闹。
村里这几年有啥变化?这几年搞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矿山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做得上心,山水林田湖修复有成效。农田水利搞得不错,建了几个蓄水池,下冶镇推的 PE 管灌溉也用到地里,浇地方便多了。三夏农忙时,农机服务能到地头,省力气。种植业、养殖业往规范化走,绿色认证农产品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有的回来了,守着家搞生产,日子慢慢往前奔。济源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村里也跟着有了新变化,不少人家的生活比以前好了。
延展阅读:
河南济源下冶镇南崖头村的冬凌草为什么这么出名?
如何体验南崖头村的窑洞民宿?周边还有哪些乡村旅游景点?
济源下冶镇的寺郎腰大葱为何能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南崖头村村民靠什么增收?核桃种植和乡村旅游哪个更赚钱?
从济源市区去南崖头村怎么走?交通和住宿攻略有哪些?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