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汛镇汛南村蹲了半个月,发现这些本地人不说但很实用的门道
原创从盐城汽车站坐中巴到五汛镇大概一个钟头,下车后往东走两公里就能看到汛南村的牌坊。村口的杂货铺老板操着盐城腔提醒我:"汛南草莓园现在不是旺季,你要摘得等十二月来,现在看油菜花倒是正好,往北边三组方向走!"
说到草莓,汛南村这两年靠种植"红颜"品种出了名。他们村的合作社搞了个微信群叫"汛南草莓技术交流",种苗从镇农技站拿,每亩地能产3000斤左右。不过有个头疼的事儿:雨季容易烂根,得用高垄栽培法——这是村里老种植户摸索出的土法子,把垄堆到40公分高,排水沟挖深点,比什么进口药都管用。
往村子深处走,能看到成片的水稻田边上立着蓝底白字的牌子:"秸秆还田示范点"。听承包鱼塘的老李说,自从镇上推广粉碎还田,烧秸秆的少了,他家鱼塘夏天再也不会飘满黑灰。要是想买他们塘里的青虾,可以直接打到138开头的手机(后面几位数被风雨磨得看不清),不过得赶早,每天凌晨四点就有人来收走发往盐城农贸市场。
说到吃,千万别错过村西头的老周家饭馆。他家腌的雪菜肉丝面是周边几个村出了名的,用的雪菜都是自家院子里那口大缸腌的,不放防腐剂。墙上贴着的手写菜单上有道"地皮菜炒鸡蛋",外地人可能不知道,地皮菜就是雷雨后在地上捡的那种藻类,汛南人叫它"天菜"。
要是想带点特产回去,镇上的快递点能发真空包装的有机大米。包装袋上印着"汛南村合作社监制",20斤装的卖98块,比超市便宜但口感更糯。有个抖音号叫"汛南小陈搞电商"的经常直播打包过程,背景里能看到堆成小山的黄心山芋——他们村的山芋干在拼多多上月销2000多单,秘诀是晒的时候要铺在竹匾上,塑料布晒的会有股怪味。
走到村北的灌溉渠边上,看见几个大姐在编芦苇席。这种手艺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但她们接了个民宿的单子,说是上海那边要搞什么"原生态装修",定做五十张1米8的芦苇床垫。领头的张姐说:"现在手编的一天最多做两张,要是用机器压的能出十张,不过人家就要手作的。"
有个外地游客容易踩的坑:村里确实有个垂钓园,但别信导航上写的"汛南村钓鱼基地",那个早就改成小龙虾塘了。真要钓鱼得去老粮站后面的野塘,不过得跟看塘的老头递根烟,不然他会赶人。
说到交通,每天下午三点有辆蓝色小货车在村委会门口收快递,发往县城的韵达网点。要是寄急件,可以搭早上六点半去滨海县城的顺风车,司机王师傅的车牌尾号是苏J57开头,车费十块钱直接给司机就行。
在村里转悠的时候发现个怪现象:明明家家种西瓜,但小卖部里卖的却是东台的爆炸瓜。问了下才知道,汛南的沙地西瓜主要供给企业食堂,散户种的品质不稳定。有个叫"西瓜老王"的种植户在快手上发视频教人挑瓜,他家的瓜地在村小学往南200米的水泥路尽头。
最后说个冷知识:汛南村有些老人还在用芦苇编的"茅窝子"(盐城方言,指芦苇鞋),冬天穿着比棉鞋暖和。要是碰见蹲在屋檐下编鞋的老伯,可以花二十块钱买双纯手工的,不过现在会这手艺的不超过五个人了。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瞎说八道的!汛南草莓群早改名'五汛果蔬交流群'唠,微信群二维码在合作社墙上贴着。青虾收购点号码不能乱写,正经要买得去合作社登记。编芦苇席的大姐只在村委活动室做活计,北渠边上早没得人蹲了。垂钓园改造公示在村委公告栏第三排,导航现在叫'汛南生态养殖塘'。快递车苏J57早换绿牌苏JDF开头,下午三点还是村委会门口发件。要看真消息认准'五汛发布'公众号,莫信野路子!」
(注:经核实,草莓技术群名称及快递车信息已按2024年7月镇合作社最新通告修正,垂钓园导航名称变更记录可查五汛镇政府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