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屯乡赵家岭村用马粪种黄韭是真的吗?老农教你淘米水浇灌的鲜嫩秘诀!赵家岭村武风气的历史渊源!丨深州丨衡水丨河北
原创一、赵家岭村的位置与周边
赵家岭村归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乔屯乡管,行政划分清楚。村委会在村东口,门口立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找起来显眼。村子在乔屯乡西南边,离乡政府大概 5.6 公里,骑电动车二十来分钟能到。周边挨着前孙村、赵家庄村,还有张回龙庙村、大孙村、西崔氏村,平时赶个集、串个门,脚程近得很。
二、村里的人口、耕地和经济
村里有 1 个村民小组,农户 147 户,总人口 475 人。耕地面积这两年又涨了些,2024 年统计下来是 1420 亩,比以前多了 27 亩。地里主要种小麦、玉米,这俩是雷打不动的 "老把式",家家户户都种。这两年推广的荃优 822 玉米挺受待见,棒子颗粒饱满,平均亩产约 580 公斤,靠着灌溉渠浇水,收成稳当。
村集体收入大头来自上级补助和土地租金。早些年村里把村东头的二十来亩零散地收拾规整,租给邻村种大棚的老板,每亩租金从原来的 800 块涨到现在 950 块,一年能收近两万块。这些钱大多用在村里修路上了,去年刚把主街的坑洼处填上沥青。农户收入嘛,除了种地,上了岁数的在周边镇上的纸箱厂、食品厂打零工,年轻点的去深州市里跑运输、开叉车,也有几家在院子里养肉牛、蛋鸡,赶上行情好能多赚点。
三、拿得出手的本地特产
说到吃的,深州蜜桃在赵家岭村可是 "当家花旦"。村里老辈人种桃有门道,开春剪枝得赶在清明前,夏天套袋得挑阴天,桃子长到拳头大时,得挨个把小桃疏掉,保证每个桃都能 "吃足阳光"。七八月成熟时,地头停满三轮货车,商贩捧着桃先啃一口,甜得眯眼才肯装筐 —— 这桃放不住,摘下来就得赶紧卖,村里好些人凌晨三四点就往集上赶。
红富士苹果种在村西的坡地上,那儿土薄光照足,苹果长到深秋才下树,表皮红得发暗,咬起来 "咔嚓" 一声,汁水能溅到下巴上。家里有老人的,常把苹果切成条晒成干,冬天熬粥时放两把,甜丝丝的。黄韭更是村里的 "金疙瘩",不少人家在院子角落搭暖棚,用马粪捂着地,割一茬能长三茬,割完一茬得浇次淘米水,长得比普通韭菜粗一倍,炒鸡蛋时得少放盐,突出那股子鲜嫩劲。
村里的老手艺藏在街角旮旯里。润家庄烫面饺的铺子开了三十年,老板娘揉面时得边倒开水边搅和,面盆 "滋滋" 冒热气,擀出来的皮透亮得能看见手指头,包上现剁的猪肉大葱馅,蒸锅里一馏,掀开锅盖就能看见皮儿鼓得像小包子,咬开先嘬口汤,鲜得舌头打颤。支恒良酥糖是祖传的手艺,老爷子熬糖时守着铁锅寸步不离,花生碎得炒到金黄,麦芽糖熬到能拉丝,两者一拌,在案板上摔打十几下,出锅趁热切成条,放纸包里能看见油沁出来,吃起来不粘牙,越嚼越香。麦香缘碱面馒头房每天天不亮就开火,蒸好的馒头堆成小山,村民来买时总爱挑带 "开花" 的,说这样的馒头碱味正,掰一块夹上自家腌的芥菜丝,就是一顿舒坦的早饭。
四、玩啥?村里村外的好去处
想逛老地方,村里的兴隆寺虽说不大,但香火挺旺,每逢初一十五,有老人来烧香。周边的 "深州粮仓" 得去瞧瞧,那是以前存粮的老建筑,现在改造成展示厅,能看见过去种地的老农具。
夏天想带孩子玩,蜜桃观光园是好去处,春天桃花开得像粉色云彩,夏天摘桃时,园区里支起遮阳棚,游客拎着竹篮现摘现吃。村里的滑雪场 2023 年关闭后,乡政府在原址新建了露营地,周末不少人来搭帐篷、烧烤,热闹得很。
五、历史、文化与生活细节
赵家岭村有股子 "武风气",好些人打形意拳、梅花拳,农闲时在文化广场上练,老一辈说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既能强身健体,也是个念想。赵氏祠堂在村北头,虽说翻新过,但房梁上的木雕还留着老样子,记载着村里赵姓人家的渊源。
说到村里的过往,据村民口述,早年村里有位识文断字的先生,写得一手好字,解放前在周边庄子里挺有名气。这些年村里公益事业没少搞,党员们常带着米面油去看望孤寡老人,疫情期间在村口值班的,也大多是党员带头。
六、实用信息全在这里
邮编 053800,电话区号 0318,寄快递、打电话别记错。孩子上学去西崔氏中心小学,离村里 2 公里,家长骑电动车接送,还算方便。村里的主街有 5 家沿街商铺,有小超市、农资店、馒头房,买个日常用品不用跑远。
空气质量这两年越来越好,周边都是庄稼地,没啥工厂,秋天收玉米时,地里飘着秸秆味,冬天一上冻,空气干冷但透亮。想了解更详细的,网上搜 "赵家岭村百科",能看到村里的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算是个 "电子档案" 吧。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