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龙南乡蛟垟村:中国传统村落里的云上番茄与蛟龙廊桥丨瓯江源头的气雾种植与古民居丨龙泉丨丽水丨浙江

原创
txwlaaa 2025-08-21 10:54 阅读数 13 #乡村麻雀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有个蛟垟村,就在乡上的中心位置,四周被山和水围着。前阵子再去,车子刚过龙蛟段,就能看见山坳里的炊烟,空气里都是草木的清爽气,比城里凉快不少。周边的东屋、路下这些地方离得都近,2019 年的时候,上田村、岭后村和原来的蛟垟村并到了一起,现在村口的石碑上还刻着这几个村的名字。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蛟垟村.png

要论蛟垟村的名字咋来的,得先看村西南的那条溪。那条溪叫蛟垟源,顺着田垟流过去,村子也就跟着有了 “蛟垟” 这个名。村里上年纪的人总说起,最早是胡家人在这里落脚,算到现在得有三百多年了,现在村里大多是叶姓人家。行政上的叫法也变过好几回,从早年的建龙乡第一行政村,到后来的龙南公社蛟垟大队,1984 年才定成了龙南乡蛟垟行政村,这些事在村里稍微年长些的人都清楚。

村里的情况其实不复杂,350 户人家,1062 口人,走在路上常能听见热闹的声响。山林占了五千多亩,耕地有一千三百多亩。2012 年的时候,村里人均收入才八千多,这些年靠着种香菇、搞特色种植,日子渐渐好起来 ——2023 年龙泉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到 2.8 万了,村里搞农家乐的人家都说,现在手头确实比以前宽裕不少。老房子主要集中在村中间,面积不算大,也就 0.0152 平方公里,但走进去能看到不少老建筑,都是土木结构,带着徽派和浙闽赣的老手艺。这两年也有人家翻新房子,新砖房和老房子挨在一起,看着也协调。

龙南乡蛟垟村村民古居图片

蛟垟村的地里藏着不少 “宝贝”,村里人手脚勤快,早年靠种地过活,现在多半围着食用菌打转。去高山蔬菜基地的时候,能看到不少人在摘 “云上番茄”,他们说这番茄因为海拔高,比山下晚熟半个月,甜度特别足。村里不少人会用 “砍花法” 种香菇,就是在木头上砍出纹路,让孢子自己繁殖,这种老法子一直没丢,种黑木耳也是这样,还有保险托着,心里踏实。前阵子农技站的人带着搞气雾栽培,就是当地说的 “气雾种植”,在大棚里试了半年,菜苗悬在架子上靠气雾送养分,省水不说,长得也精神,只是还在摸索阶段,没大范围铺开。地里收了东西,家里就能做成吃食,粉皮晾在外面,米果蒸得热腾腾的,都是村里常吃的,路过的时候能闻到香味。

村口的蛟龙廊桥是真得提提,清光绪十三年建的,到现在有 130 多年了,是单孔石拱的廊屋桥,净跨 7.3 米。桥挨着蛟垟源溪,北边的山看着像条卧龙,难怪叫 “蛟龙桥”。平时不少人在桥这儿歇脚,雨天能躲雨,晴天能看溪里的景致,挺自在的。村里还有叶氏宗祠,旁边就是连片的古民居,2014 年就评上了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地方走一圈,能感受到老村子的味道。往西北走 8 公里是龙渊峡,算是瓯江源头之一,夏天去的时候水很凉,周边柳杉多,树荫下能歇脚。村里有不少民宿,都是农户自家改的,夏天不用开空调也凉快,去农耕体验区摘摘菜,看看非遗展示,再在农家乐吃顿新鲜菜,挺舒服的。“云耕龙南” 的农旅项目也落在村里,村民爱拍些摘番茄、廊桥晨雾的视频发在微信群里,看着挺实在。

这些年村里变化挺明显的。2012 年就把路硬化了,机耕路也修平了,路边种的树都长起来了,停车场能停不少车,农田水利也跟上了,浇地比以前方便多了。跟着 “十美行动”“美丽乡村” 这些事干下来,村容看着清爽多了,墙刷得干净,垃圾桶摆得整齐。村头有小超市,买东西方便,龙南乡中心卫生院、信用社离得也近,有个小病小痛的不用跑远。安豫线 2015 年就通到村里了,最方便的是班车 ——2024 年调成了每小时一班,从龙南乡到龙泉市区,村口就有站,不用再掐着点等,司机说现在游客也比以前多了。村边有平安希望小学,暑假常有支教的来,医养结合的点也设了。村口公告栏挂着 2021 年评的 “浙江省卫生村” 和 2022 年的 “垃圾分类示范村” 牌子,保洁员总把牌子擦得干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

蛟垟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没什么花哨的名头,也没有网红打卡的热闹,可住着实在。走在路上能感受到安稳,邻里见了面会打招呼,生活上要啥有啥也方便。要是想去看看,记着龙泉的区号是 0578,邮编 323700,选个晴天去走走,看看桥,吹吹溪风,就知道这村子的好。

延展阅读:

龙南乡蛟垟村:浙江丽水的中国传统村落风貌

龙泉龙南乡蛟垟村:蛟龙廊桥与古民居探访

浙江蛟垟村:高山蔬菜与气雾栽培产业见闻

龙南乡蛟垟村交通指南:安豫线及班车信息

龙泉蛟垟村:叶氏宗祠与百年村落故事

龙南乡蛟垟村:丽水深山里的传统村落生活

蛟垟村实用攻略:位置、产业与景观一览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评论列表
  •   txwlaaa  发布于 2025-08-21 12:46:20  回复该评论
    ‌村名由来‌:蛟垟源溪本地叫“蛟龙坑”,老一辈讲胡姓人最早落脚是“胡家寮”,后来叶姓人多起来才叫蛟垟,不是“胡家人”恁个文绉绉说法
    廊桥年份‌:蛟龙桥光绪十三年造是没错,但村里人习惯讲“光绪年间”,具体年份得看桥头石碑,外地人容易记混
    公交班次‌:2024年安豫线班车是每小时一班,但冬夏时刻表不一样,夏天末班车到17:30,冬天16:50就收工,文章没写清楚
    ‌收入数据‌:2023年龙泉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2919元,但蛟垟村因高山种菌,实际比乡里平均高小两千,讲“2.8万”太笼统
    垃圾分类‌:评上“示范村”是因每户门口贴红黑榜,保洁员老叶天天骑三轮收垃圾,光写牌子不写具体做法不够实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热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