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村探访记:山窝窝里的肉牛场、油桃地,还有那些你不知道的土货【陕西商洛柞水瓦房口镇】
原创田丰村,听着这名儿就觉着接地气。在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镇的山窝窝里头,这村子不算大,但胜在山清水秀,土里长出来的东西样样实在。村里人常说:“咱这儿山高皇帝远,但日子过得踏实!”要我说,这踏实劲儿不光是靠天吃饭,还得看他们手里攥着的几样“土疙瘩”。
一、山沟沟里的“牛脾气”
田丰村的牛,那可是出了名的。早些年村里人穷,种地勉强糊口,后来有人琢磨着:“咱这山里草多水好,养牛不比外出打工强?一开始也就几户人试水,后来干脆凑钱建了个养牛场。现在你要是去后山转悠,准能瞅见成群的秦川牛慢悠悠啃草。听说光去年一年,这些牛就给村里挣了五六十万,成了镇上响当当的“牛产业”村里人笑称:“牛粪都能卖钱,有机肥厂还专门来收哩!”
二、地头田间的“红火货”
除了牛,田丰村的田埂上也没闲着。春天的油桃红得像灯笼,夏天的辣椒辣得人直吸气,秋天的冬瓜大得能当枕头。村里人种地讲究“土法子”,不用化肥农药,辣椒酱自家腌的,冬瓜汤顿顿飘香。要是城里人去摘桃子,老乡准会塞给你两个:“自家种的,甜得齁嗓子!”
三、山窝窝里的“便利生活”
别看村子藏在山里,该有的可一样不缺。村委会门口的卫生室,头疼脑热不用跑镇上;小超市里日用品齐全,连快递代收点都安在了村口。赶集日去红丰路(村里人喊作“红丰沟”),卖豆腐的、杀猪的、卖山货的挤成一堆,热闹得跟过年似的。村里老人爱蹲在狮子沟口唠嗑:“这路修得比以前强多了,下雨天再不沾泥巴!”
四、山前山后的“野趣”
田丰村周边的山沟沟,藏着不少好景致。往东走二里地是焦园沟村,山泉叮咚,夏天能听见蛤蟆叫;往西爬个坡到阎家庄,老槐树底下有口古井,井水凉丝丝的。最绝的是刘化寺沟,听说沟里还有几棵百年老树,树皮上长满青苔,树冠能遮住半亩地。城里来的驴友最爱往这些地儿钻:“这可比网红打卡点清净多了!”
五、本地人私藏的“土门道”
长途区号:0914(柞水县通用,打外地电话先拨这串)
快递代收:村口小卖部代收中通、邮政,取件不收钱
赶集日:每月农历三、六、九,红丰路摆满山货摊
土特产:油桃甜、辣椒香,自家晒的笋干最下饭
山货吃法:冬瓜炖腊肉、油桃泡酒、辣椒拌凉皮
六、那些年村里的大变化
前些年村里通了水泥路,路灯也装上了,晚上亮堂堂的。听说还要搞啥“美丽乡村”,把老房子刷成白墙灰瓦,跟画儿似的。不过最让村民得意的,还是肉牛场和油桃地带来的收入。现在村里年轻人不少留在老家,种地养牛两不误。有城里亲戚来玩,总得捎上几箱油桃:“这可是咱田丰村的招牌!”
七、山里人的“实在话”
村里老支书常念叨:“咱田丰村没啥大本事,就会种地养牛。”这话听着糙,细琢磨却有道理。山里的日子不图快,就图稳当。你若问:“这村子有啥盼头?”老乡会拍拍胸脯:“牛场再扩一扩,油桃卖到西安去!到时候你再来,保准认不出这山窝窝!”
小贴士:
想吃新鲜油桃?夏天去田丰村,跟着老乡去果园现摘,五块钱一斤管饱。
冬瓜炖腊肉是本地一绝,找村口王婶家,她家灶火旺,炖得入味。
去焦园沟玩别穿皮鞋,山间小路碎石多,解放鞋最实在。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村里卫生室确实能看头疼脑热,但快递代收点就小卖部那两抽屉,中通、邮政偶尔来放件,取件还得自个儿翻找,不像城里扫码就能拿。赶集日红丰路(本地人喊“红丰沟”)确实热闹,但赶的是农历三六九,卖豆腐的、杀猪的挤成堆,卖山货的得赶早占位子。
科沃农业的有机肥厂在瓦房口镇上,收田丰村的牛粪和菌包,但厂子不在村里,得开车颠半小时过去。撤村并镇这事儿传了好几年,说是要并到马家台村,可村委会牌子还挂着,卫生室药柜也满着,具体啥时候动真格,老少爷们儿都在观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