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红光农场:黑龙江海伦市三产融合示范场 阿拉比卡咖啡试种农场 农业观光特色农场

原创
txwlaaa 2025-11-18 10:44 阅读数 28 #乡村麻雀
标签导航 >> 黑龙江绥化市海伦市

红光农场(黑龙江省海伦市)

基本概况

红光农场是隶属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的国有农场,行政级别为农场,地理分区属中国东北地区,场部为全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办公、商业、教育、医疗等核心功能。其长途区号为0455,邮政编码152000,机动车车牌代码为黑M。农场下辖叶家管理区、陈家管理区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300人,土地总面积4.48万亩,其中耕地16.32万亩,依托北纬47°寒地黑土资源禀赋,形成以农业为核心、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黑龙江绥化市海伦市海伦红光农场图片.jpg

农业发展

农业是农场支柱产业,以大豆、玉米为核心种植品类,其中大豆种植面积11.96万亩,玉米4.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9.8%。品种选择实行优中选优,大豆主栽“龙垦3092”,玉米主栽“利合328”,陈家管理区63垧大豆科技示范田为区域标准化种植样板。生产端推行“33551”农机配套标准,春播入编农机具72台套,实施农机“五统一”管理,1.1米大垄密植、分层定量施肥等技术全覆盖,大豆采用“一松三趟三防四促”管理模式,玉米实施“一松两趟三防四促”技术,保障产能提升。销售端深化订单农业,1.2万亩鲜食玉米对接农垦伟业等企业,回收价1350元/吨;3万亩大豆与龙王食品签订合同,按蛋白含量定价,构建稳定产销链路。

产业融合

农场突破传统农业边界,构建“农业+加工+文旅”三产融合模式。特色产业方面,依托寒地黑土试种阿拉比卡改良耐寒咖啡,建成300亩林间套种咖啡园,采用林荫栽培与废弃物循环技术,咖啡豆亩产达150公斤。传统木材站升级为智能化加工中心,年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生产咖啡包装盒、抗震建材及木雕文创,通过直播带货月销售额突破50万元。大豆深加工领域,作为龙王食品有机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3500万元,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数据显示,农场咖啡豆增产20%,木材站利润率达35%,产业协同效应显著。

民生保障

教育与医疗资源完善,场内设有子弟校,推行集中办学与教育结构调整,标准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职工医院完成股份制改造,购置数字X光机、多普勒彩色超声机等设备,开展“两癌筛查”等常态化义诊,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社会保障实现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五保合一”,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场部区域建成学校、医院、集贸市场等配套建筑群,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交通方面四通八达,场部道路衔接乡道、县道,可通过绥北高速等干线通达绥化、哈尔滨等地,物流网络覆盖农产品产销全链条。

特产与旅游

特产兼具地域与农场特色,农产品有海伦大豆、鲜食玉米、黑玉米,地方美食包括海伦锅包肉、甜菇茑、粘玉米发糕、烤馒头片等,其中海伦大豆为区域标志性产品。旅游以农业观光为核心,皇冠梨采摘区为特色景点,配套草莓熊帐篷区、儿童游乐区、萌宠乐园等设施,提供研磨体验、林下摸蛋等亲子项目,向日葵迷宫、孔雀观赏区为网红打卡点。农场联动区域资源,融入海伦市文旅体系,可体验剪纸、绒编等非遗项目,形成“采摘+游乐+科普”的乡村旅游模式。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