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锡铁山矿区社区 翡翠湖 / 雅丹景点 + 柴达木枸杞特产全攻略
原创锡铁山矿区社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委员会锡铁山镇下辖的唯一社区,为镇中心区(城乡分类代码 121),是锡铁山镇人民政府驻地,集中承载全镇行政、经济、民生等核心功能。

行政区划与地理信息
社区区划代码为 632857101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 6 位为 632857,邮政编码 817000,长途电话区号 0977,车牌号码以 “青” 字开头。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 37°20′、东经 95°34′,距大柴旦行委驻地柴旦镇 75 千米,东与德令哈市相连,南接格尔木市、都兰县,区域总面积隶属于锡铁山镇 2271 平方千米范围。境内地形以戈壁、盐泽、湖沼为主,属典型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 1.4℃,降水量 83.5 毫米,无霜期 108 天,植被稀疏但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人口与民生保障
截至近年统计,社区辖区总人口 2892 人,其中常住人口 1646 人,流动人口 1246 人。民生保障体系完善,2011 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 44 户 53 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 12.9 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5% 以上,195 户 240 人参保,参保金额 14400 元。社区以 “党建 + 民族团结 + N” 模式推进基层治理,通过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突出。辖区内有营业面积超 50 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1 个,个体工商户 92 户,集贸市场 1 处,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
教育与医疗资源
教育方面,社区内设有 1 所包含幼儿园和小学的综合性学校,2011 年末共有教学班 9 个,在校生 200 人(其中幼儿园 79 人、小学生 121 人),教职工 19 人,含中学高级教师资格 2 人、小学高级教师 7 人,师资配置适配辖区教育需求。医疗保障依托锡铁山职工医院,该院占地面积 4 万多平方米,开放床位 50 张,职工 38 人,年均接待门诊病人 3000 人次,收治住院病人 20 余人次,为居民提供基础医疗和健康服务。此外,辖区还有影剧院 1 座、广播站 2 个,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交通条件
社区交通便捷,柳格高速过境并设出入口,是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干线。镇区每日有 2 班往返大柴旦镇的班车,内部交通以出租车为主,形成 “高速 + 班车 + 出租车” 的立体交通网络,距州府德令哈 190 千米,距省会西宁 696 千米,对外通达性良好。
产业经济
社区经济以矿产开发为核心支柱,依托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形成规模化产业。锡铁山蕴藏铅、锌、锡、铜、金、银等十多种有色金属,其中铅锌矿已探明储量 2277.87 万吨,占柴达木地区有色金属总储量的 90.2%,伴生金、银、锗等 10 余种稀有贵重金属,矿床潜在经济价值 28.45 亿元。开采历史可追溯至清雍正三年(1725 年),1986 年建成青藏高原首个百万吨级铅锌矿企业,现由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年矿石处理能力达 150 万吨。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绿色智慧开采,采矿回采率提升至 90.59%,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超 100%,2018 年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2020 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025 年入选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农业方面,周边区域发展特色养殖,洁峻生猪养殖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农户增收,部分土地通过流转优化产业结构,解放劳动力投入城镇建设或养殖业。
特产与旅游
特产资源富集,主要包括青海冬虫夏草、柴达木枸杞、茶卡盐、天峻牦牛、天峻藏羊等。其中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单,品牌影响力辐射国内外。旅游资源兼具自然景观与工业生态特色,周边有大柴旦翡翠湖景区、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托素湖、格尔木昆仑旅游区、茶卡盐湖等知名景点。矿区自身经生态修复后,31 万平方米可绿化区域实现 100% 绿化,21 万棵新疆杨、22 万丛红柳形成防风林带,2.5 万延米花卉色带点缀其间,昔日 “黑色矿山” 变身 “绿色花园”,成为兼具工业研学与生态观光价值的特色景观。
生态建设
多年来累计投入 2.6 亿元开展生态治理,实施 “边开采、边修复” 模式,完成 119 公顷旧尾矿库复垦、2 万平方米渣场生态化改造,治理泥石流沟和不稳定斜坡并修建截洪沟。通过 “适生植物筛选 + 节水灌溉 + 立体种植” 技术,植被存活率超 90%,形成区域小气候,降雨量增加、风沙减少,鹰、斑鸠等野生动物重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麻雀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