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胜地龙泉龙南乡生活百科:凤羽山庄90%入住率的生态密码,"大搬快聚"政策激活香菇电商丨非遗刻瓷与菇民拳丨丽水丨浙江
原创龙泉龙南乡:香菇棚绕着老村,日子过得扎实
龙泉市龙南乡藏在浙西南的山里,二十多个行政村散在山坳和坡地上,双溪村、蛟垟村、大庄村、际头村都是常被提起的。际头村海拔近七百米,夏天比山下凉快不少,村民院墙边总晒着香菇干,风过的时候,香味能飘到村口的路上。
老墙上的标语,有专人照管
大庄村村口那栋老木屋的墙上,“红军万岁” 的标语还清楚着。这是 1935 年红军游击队路过时写的,2019 年被列为龙泉市革命文物后,保护就跟上了 —— 墙面刷了透明的保护剂,旁边立了说明牌,每隔两个月还有人来检查有没有破损。有游客来问起,82 岁的陈大爷会站在墙边慢慢说:“那时候红军在这儿歇过脚,给咱留过干粮呢。”
刻瓷的李松根,是龙泉市非遗传承人
双溪村的李松根老人会刻瓷,他是正经的龙泉市非遗传承人,常在粗瓷碗底刻云纹,刀法跟着老青瓷手艺学的。刻出来的纹路不花哨却规整,村里不少人家用他刻的碗装腌菜。老人刻的时候总说:“不用弄多复杂,合用、好看就够了。”
农光互补棚子,12 户试点户年均多收 3000
2024 年村里建了 3 处农光互补棚子,顶上铺光伏板,底下空当种香菇。参与试点的 12 户农户算过,就这棚子,年均能多增收 3000 元,比单一种菇划算。双溪村还有个雾耕基地,菜苗挂在架子上,根泡在配好的水里,村民路过总忍不住停脚看:“不用土也能长这么好,新鲜。”
凤羽山庄 15 间房,去年夏天住得满
大庄村的凤羽山庄挨着竹林,有 15 间客房,2024 年暑期入住率到了 90%。住过的人常说:“早上被鸟叫醒,比城里空调房舒服多了。” 蛟垟村、大庄村的老房子还留着原样,木头梁上挂着玉米串,墙上爬满爬山虎,看着亲切。
搬新家的人家,配套齐全
2024 年通过 “大搬快聚”,32 户深山人家搬到乡中心聚居点。聚居点里有卫生室和便民超市,买东西、看个小病不用跑远路,孩子上学也近了。下半年和外地搞 “山海协作” 引了电商路子,双溪村几个年轻人在抖音直播,去年双十一,一场直播就卖了 2 万元的香菇和高山蔬菜。
夏天来避暑,比空调房舒服
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边上,浙江第一高峰黄茅尖的半截山体在乡境内。晴天往山顶爬,能看见云海在山坳里翻,就是山路陡,爬一阵得歇口气。龙井漈瀑布藏在林子里,水声老远能听见,夏天站在瀑布底下,水花溅一身,热意立马散了。凤百古道串着好几个老村子,道旁的柳杉王群落被列进龙泉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最粗的那棵,三个人手拉手才抱得过来。
香菇的老手艺,还在传
龙南乡的日子离不了香菇。每年秋冬的香菇文化节,收菇的货车能排到村口,游客爱往蛟垟村凑,看老手艺人砍花 —— 在椴木上斜着砍纹路,讲究 “深不裂木、浅不滑刀”,没十年功夫练不出这手艺。夏菇、黑木耳也种得多,高山蔬菜更俏,龙泉市区菜市场的摊主都知道:“龙南来的青菜,炒着有甜味。”
菇民拳去年春节表演,来 200 多游客
菇民拳被列进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前菇民跑山怕遇危险就练这个,现在蛟垟村还有三位老人会。2024 年春节,村里搞活动时表演了几场,吸引了 200 多游客来看。凳花也是老手艺,拿板凳当道具转来叠去,每年农历六月六庙会时,大庄村的晒谷场准有表演,地方志里记着,这是早年菇民凑一起热闹传下来的。
过日子的事,村里都好办
截至 2025 年 8 月,村里小卖部基本都能代收快递,中通、圆通这些常用的,问下老板就行。邮编是 323700,区号和龙泉市区一样是 0578,寄东西不用多记。抖音上搜 “龙南乡香菇嫂”“凤百古道走一走”,能刷到村民拍的种菇、爬山视频,2024 年之后更新得勤。现在还有村民自建的微信群,里面常发班车改点、谁家香菇要卖的消息,找村干部或者小卖部老板,一般能拉进去。
龙南乡就是这样,老的东西被好好守着,新的法子也慢慢学着用。山里的日子不花哨,香菇晒在院墙上,老标语守着老房子,游客沿着古道走,村民对着手机直播笑,每样都透着实在。
延展阅读:
龙泉市龙南乡:香菇文化与农光互补的山村图景
龙南乡印记:菇民拳、红军标语与凤阳山的故事
龙泉龙南乡探秘:双溪村非遗与凤百古道风光
从香菇节到雾耕基地:龙泉龙南乡的产业与风情
龙南乡的日常:大搬快聚、凤羽山庄与青瓷手艺
龙泉市龙南乡:黄茅尖下的村落与香菇产业纪实
蛟垟村菇民拳之外:龙泉龙南乡的人文与自然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