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孙各庄乡隆福寺村:探秘清东陵旁的满族古村落丨满族八旗与索罗杆丨二贵摔跤与荆花蜜
原创隆福寺村到底在哪儿?跟周边啥关系?
隆福寺村属天津市蓟州区孙各庄乡,大伙儿常说的 “隆福寺村 天津” 就是这儿。它坐落在天津蓟州与河北遵化交界处,周边地名里 “隆福寺” 是本村核心地标,而 “龙福寺” 实为邻村俗称,俩地儿相隔二里地,别弄混喽。村子离遵化清东陵实际 8.2 公里,开车一刻钟不到;去黄崖关、盘山村的距离也合适,属于京津冀交界的清净地界儿。
村里人口和基本情况咋样?
孙各庄乡隆福寺村概况不算复杂,全村 130 多户、480 来口人,一半以上是满族。祖上多因看管隆福寺行宫、修建清东陵迁来,当年不少人在宫里当差,算是吃皇粮的村落。现在村里还留着万家老宅等古民居,青砖灰瓦的样子没咋变。邮编用孙各庄乡的 301909,这是全乡共用的,寄东西写这个错不了。
满族文化有啥讲究?能看到啥真东西?
孙各庄乡隆福寺村满族文化藏在细节里。村口那座满汉双语石雕村名碑,后面空地上立着六根旗杆(之前说八根是记混了),挂着镶黄、正黄等八旗旗帜。旁边那根索罗杆可有讲究,杆顶锡斗里搁着五谷杂粮喂乌鸦,这是满族人不忘救主恩情的老规矩。
村里民俗陈列馆里,摆着萨满鼓、箭囊这些老物件,墙上贴着满族姓氏改姓的故事 —— 比如 “爱新觉罗” 改姓 “金”,“瓜尔佳氏” 改姓 “关”。满乡大舞台常演二贵摔跤,一人扮俩人较劲,穿着马褂蹬着靴子,翻来滚去的逗得人直乐。村民杨芳是镶黄旗后裔,一口蓟县话讲得起劲:“俺们祖上管行宫库房,那时候村里全是青砖瓦房,比现在讲究多啦。”
去村里旅游方便不?有啥实在玩的?
孙各庄乡隆福寺村旅游不算商业化,走乡村旅游路线。民族风情街铺着青石板,两边房子挂着红灯笼,满族服饰租赁摊儿上有旗袍、马甲,租一天几十块钱。隆福寺行宫遗址就剩地基和几块石碑,旁边建了遗址公园,石碑上刻着乾隆爷来过四次的事儿。
村东头那片山丘老辈儿叫 “葛山”,其实是没正经名字的土坡,爬上去能瞅见全村屋顶和远处的山。农家院不少,像隆福祥农家院、吉祥福农家院,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想找隆福寺村最好的农家院,不妨到村头问问扫地的大爷,他们知道哪家菜做得香。预订的话搜名字能找着电话,都是村民自己接的。
交通咋走?坐公交能到不?
孙各庄乡隆福寺村交通不算绕,公交路线有 199 路、蓟 41 路、隆六路,之前说的 291 路是没有的,别白等。199 路从蓟州客运站过来,到孙各庄桥下车,再走十分钟就到村口。自驾走邦喜公路转马王路,村口有免费停车场。
村民靠啥过日子?有啥地道特产?
村民收入主要靠林果产业,核桃、板栗种了不少,核桃丰收时满街都是晾晒的青皮果,剥得手上黑乎乎的。养蜜蜂的也多,产的蜜当地叫 “满蜜”,其实是荆花蜜,因为山里荆条多,蜜带点花香,五十多块钱一斤,村口商店就有卖的。
村里有华联服装厂,不少妇女在那儿缝衣服;沈凤侠副食商店、郭雅新文具店卖些日常用品,平安希望小学就在村西头,娃娃们上下学挺方便。农闲时年轻人多出去打工,村里就剩下老人和孩子。
有啥荣誉?乡村振兴搞得咋样?
这村来头不小,是中国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还拿过全国文明村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牌子。这几年搞提升改造工程,路边修了排水沟,老房子换了新瓦片,生态环境保护得不错,空气里都是树味儿。村里常办传统体育游戏运动会,踢毽子、玩嘎拉哈(猪膝盖骨),老人小孩都能凑一局。有人拍了乡村振兴之路视频放网上,不少人看了来玩。
还有啥值得说道的?
隆福寺村喇叭庙就剩个土台子,老人们说以前喇叭吹得老远。村里保持着老村子的静气,矮平房、石头墙,路边偶尔拴着老黄牛。长途区号 022,快递代收点在村部旁边,取件得报手机号。整体来说,这是个藏着满族老故事,又慢慢变新的村子。
延展阅读:
孙各庄乡隆福寺村:满族风情与核桃板栗之乡
蓟州隆福寺村:行宫遗址与满族文化体验
天津隆福寺村农家院推荐:隆福祥特色住宿
探访蓟州孙各庄乡隆福寺村:传统村落新风貌
隆福寺村天津:满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指南
蓟州隆福寺村:索罗杆与八旗文化深度游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