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汛镇百科:从五汛港成集史到 “雪子” 美食,一篇看懂苏北集镇的烟火日常
原创一、五汛镇的根底事儿:名字咋来的?地盘有多大?
好多刚来的人都纳闷,五汛为啥叫五汛?老辈人说,早先这儿是民便河和射阳河碰头的地儿,打明末清初就有港口了,从西往东数有五个港口,五汛港最热闹,慢慢就成了地名。算下来,咱这地界儿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喽。
咱五汛镇在哪呢?就在滨海县东南边,北边挨着苏北灌溉总渠,南边靠着射阳河,东边和射阳搭界,西边跟蔡桥镇挨着。整个镇域面积有 158 平方公里,下辖 29 个村、2 个居委会,189 个村民小组,住了八万多口子人呢。这些年发展挺快,虽说具体收入数咱不细唠,但乡亲们的日子是越过越滋润,镇上的商铺一天到晚都热闹着。
二、自然条件:为啥说咱这是 "鱼米之乡"?种地有啥优势?
咱这儿属北温带,气候不冷不热,光照足,雨水也够,庄稼长得好。地势平展展的,射阳河和苏北灌溉总渠像两条银带子绕着,民便河、大众河、中心渠这些干渠纵横交错,浇水可方便了。土地肥得很,黑黝黝的,种啥长啥,水稻、小麦、茨菰、菊花都是咱的 "当家作物",水里头还有不少鱼虾,说咱是鱼米之乡一点不为过。
就说种地吧,好多人都知道咱这儿的 "苏" 牌大米、"五汛" 茨菰有名,其实跟这水土分不开。前些年推广的稻虾共作、稻鸭共作模式,就是利用咱这水多的优势,田里既长稻子又养鱼虾,一举两得,收入也多了。
三、出门办事:交通方便不?上学看病咋解决?
说起交通,咱镇上的路算是四通八达。东边西边有 S328、省道三三线、S204,往东能到射阳,往西能通 204 国道,民便河纵贯南北,汛坍路连接着北坍和五汛两个集镇,南边还能接上射阳河的水运网,不管是开车还是走水路,都顺当。骑电动车在镇里转,哪儿都能到,远点的地儿坐个班车也方便。
孩子上学不用愁,镇里有 3 所中学,其中 1 所是省重点(五汛中学),还有 2 所初级中学,完全小学有 13 所,其中 1 所是省重点小学。老师有六百来号人,不少都有中级以上职称,在校学生一万多,咱这儿的基础教育在全县那是排得上号的,好多周边乡镇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来呢。
看病的话,镇上有两座卫生院,一个一级甲等,一个一级乙等,医生八十来号,设备也挺全乎,头疼脑热的在这儿看就行。农村改水搞得不错,深水井有 19 口,自来水入村率 100%,入户率 95%,家家户户拧开龙头就有干净水,比以前挑水喝方便太多了。
四、人文景观:咱镇上有哪些值得逛逛的地儿?
五汛港:老辈人的记忆,现在啥样了?
五汛港成港好几百年了,民国二年就成了集市,是咱镇发展的见证。现在港口还是挺忙,渔船、货船来回跑,是水产品和农副产品的中转站。边上建了雄狮观潮和植物园,没事来这儿逛逛,看看河景,瞅瞅花草,挺得劲。尤其是涨潮的时候,站在岸边看潮水涌来,那气势不小,好多外地人专门来拍照。
三截沟:为啥说这儿有故事?
三截沟以前是个乡,晚清的时候出了个武举熊庆璜,他儿子当过阜东县县长,孙子熊梯云是水利专家,一家子挺有名。抗日战争时期,熊这家圩自卫队在民便河阻击日寇汽艇,跟敌人打得挺激烈,现在说起这段历史,老人们还能唠上半天。虽说现在就是个村子,但村里的老人常给晚辈讲这些故事,传承着这份红色记忆。
泥螺村:以前真的盛产泥螺?还有啥特别的?
泥螺村以前叫泥螺乡,古时就因产泥螺出名,现在虽说泥螺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这个名字一直留着。抗日战争期间,这儿的芦苇滩发生过 "泥螺乡战斗",军民一起打击日伪军,是咱这儿的红色景点之一。村里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痕迹,时不时有学校组织学生来这儿参观学习,听听抗战故事。
五汛中学:除了上学,还有啥看头?
五汛中学建校好几十年了,是全市最早的十五所完全中学之一,现在占地 300 多亩,学生五千多,以艺术体育为特色。校内环境不错,绿化搞得好,有不少老树,还有小花园。虽说主要是上学的地儿,但路过的时候看看校园,感受一下文化氛围也挺好,说不定还能碰到学生在操场上打球、跑步呢。
五、农村生活:日常过日子有啥讲究?有啥传统习俗?
咱这儿的传统习俗不少,逢年过节特别热闹。中秋节的时候,村里会组织花灯制作、猜灯谜活动,大人小孩都参与,自己动手做花灯,挂在村里的路上,晚上一片通红,可好看了。端午节包粽子是家家户户都做的事,有的还会组织包粽子比赛,看谁包得又快又好,还会诵读屈原的诗篇,有点文化味儿。
吃的方面,咱这儿喜欢用糯米粉(咱这儿俗称 "雪子")做年团、汤圆、南瓜糊,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蒸年团,寓意团圆丰收。还有茨菰烧肉,是咱这儿的家常菜,茨菰粉粉的,配上肉香,下饭得很。邻近射阳的醉泥螺,咱这儿也常吃,算是特色海味吧。
民间艺术也有亮点,比如根雕,虽说咱镇上专门做根雕的手艺人不多,但偶尔能看到一些老师傅的作品,刻得活灵活现的。还有糖画,以前赶庙会、集市的时候,能看到有人摆摊,用糖稀画出各种图案,小孩见了都走不动道,现在在一些儿童活动中也能体验到。
六、农业技术:种地有啥窍门?咱这儿有哪些特色种植?
水稻咋种能高产?
咱这儿种水稻的多,有不少实用技术。比如有机栽培,选徐稻 4 号等良种,用石灰水浸种,施腐熟的有机肥,病虫草害尽量用农业和生物防治,像放鸭子、鹅到田里吃虫、除草,这样种出来的水稻绿色环保,口感也好。还有侧深施肥技术,机插秧的时候同步施肥,能减少化肥用量,还能增产,好多大户都用这法子。
茨菰、菊花咋种?
茨菰要选肥沃的水田,育苗的时候把顶芽催芽,然后插入苗床,保持浅水层。移栽时株距 10 厘米左右,生长期追施复合肥,水位控制在 10 厘米上下。病虫害防治要定期除草,保持通风,病害用代森锌,虫害用敌敌畏或吡虫啉,不过咱自家种的话,尽量少用农药,保证安全。
菊花繁殖有分株和扦插两种,分株在 11 月采后进行,扦插在 4 - 5 月或 6 - 8 月,扦插前用植物激素处理枝条,能提高成活率。生长期追肥 3 次,现蕾前摘心 2 - 3 次,防治叶斑病、霜霉病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这样菊花长得壮,开花多,咱这儿不少人种菊花卖,收入还不错。
七、乡村旅游:外来的朋友咋玩?有啥好吃好喝的?
玩的地儿推荐几个?
范场村这两年挺火,是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 "稻田原乡" 为主题,村里有非遗展示馆、稻米展示馆,能体验农耕文化,比如试试插秧、收割,还有糖画制作体验,小孩特别喜欢。村里的环境也好,稻田一片连着一片,夏天绿油油的,秋天金灿灿的,拍照打卡好去处。
龙卷风博物馆适合带孩子去,里面有龙卷风科普知识,还有模拟体验,能让孩子了解自然灾害,涨涨见识。生态湿地公园是看自然景观的好地方,湿地里有各种鸟类,喜欢观鸟、徒步的朋友可以来,空气清新,远离城市喧嚣。
吃住咋解决?
吃的话,刚才说的年团、汤圆、茨菰烧肉一定要尝尝,还有菊花茶饮,咱这儿产菊花,泡上一杯,清香可口。镇上和村里有不少农家乐,推荐去范场村周边的,都是村民自家开的,住的是乡村民宿,干净整洁,价格也实惠,提前打电话预订就行。
咋去这些地儿?
自驾的话,沿着 S328、S348 省道走,导航到五汛镇就行,距滨海县城约 30 公里。公共交通的话,从滨海汽车站坐班车到五汛镇,到了镇上可以租个电动车,或者坐村里的小三轮,跟司机说去哪个景点,一般都知道。
八、其他实用信息:有啥最新动态?咋获取更多消息?
这几年镇上搞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少地都整得更平整,灌溉更方便了,种地的效率提高了。农业补贴方面,村里都会公示,要是有不明白的,问问村干部,或者去镇上的农技站打听,他们都会详细说。
想了解更多本地消息,镇上有不少微信群,像各村的村民群,还有一些农业技术交流群,里面经常分享种地经验、农产品销售信息。抖音上有个 "五汛农趣" 的号,经常拍咱这儿的农产品、风景,还有农村生活,没事可以刷刷。
咱这儿的农产品电商也在发展,不少年轻人通过直播卖茨菰、大米、菊花等特产,要是家里有农产品想卖,也可以跟着学学。买东西的话,镇上的集市挺热闹,逢集的时候啥都有,蔬菜水果、衣服日用品,便宜又实惠。
总之,咱五汛镇虽说不大,但啥都有,不管是种地的窍门,还是游玩的好去处,都透着咱农村的实在和热闹。要是有啥不明白的,随便问个乡亲,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唠嗑,欢迎大家常来!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