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珍珠泉乡上水沟村:流苏茶科技小院如何带火山村经济 下水沟村的黑木耳怎么买?北京延庆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原创
txwlaaa 2025-07-03 13:13 阅读数 9 #乡村麻雀

上、下水沟村搁哪儿?周边都有啥地界儿?

北京市延庆区珍珠泉乡的上水沟村和下水沟村,像两枚嵌在山褶里的碧玉。上水沟村挨着庙上路,周边西窑、北沟、东沟几个自然村错落分布,往下走便是下水沟村;下水沟村更热闹些,西窑、庙梁、马蹄沟、阳坡等十来个地名串成环线,顺着珍珠泉路能直通乡里。

93d18422adda4fd1b16f7abec7fcead5.PNG

地里的收成各有亮点,上水沟村的绿叶菜、紫甘蓝、平菇、奇异果、秋葵随季节轮作,屋前屋后常能看见村民晾晒新摘的菜蔬;下水沟村的球芽甘蓝、茴香、甜瓜、桑椹、卷心菜也不逊色,尤其是桑椹成熟时,紫莹莹的果子挂满枝头。村里的便民点很实在,上水沟村有村民常去的活动室、党支部,村口的上水沟公交站是 Y30 路的必经站;下水沟村的村委会旁设着移动代办点,充话费、办业务不用跑远路。

上水沟村的流苏茶,咋成了 “金叶子”?

走进上水沟村,漫山的流苏树比人高,清明前后新芽初绽,便是采茶好时节。村里的流苏茶示范园连着茶叶沟,野生流苏树与人工种植的茶树交错生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科技小院就扎在这儿,专家带着村民研究修剪技术,茶园管护得像绣花 —— 开春剪老枝、入夏疏新叶,每道工序都记在合作社的小本本上。

第一书记马强常说,这茶喝的是 “山里头的精气神”。据村里老茶农讲,流苏茶喝着清爽,早起犯困时泡上一杯,提神效果特别明显,慢慢成了家家户户的 “土茶方”。虽说没那些花里胡哨的药用说法,但这股子自然味儿成了招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学生常来调研,帮忙做包装设计,前两年还拿了个农产品包装奖,现在礼盒上的流苏花图案,就是村里大姐照着老树画的。

合作社把茶农拧成一股绳,春茶采摘时能带动小半村人就业。网上店铺开起来后,客服都是村里的年轻媳妇,快递代收点就在村委会隔壁,山货顺着 Y30 路转出大山 —— 这 Y30 路从延庆火车站发车,末班车 17:30 经过村口,赶车的人得盯着点时间。

来这儿玩,能吃啥、看啥?

到了上水沟村,必尝珍珠泉乡的 “泉水宴”,菜碟里尽是地头新鲜货:紫甘蓝拌核桃仁、泉水煮秋葵、平菇炖柴鸡,讲究的就是一个 “鲜” 字。饭后可以去茶园体验采茶,看师傅在铁锅前炒茶,青芽在锅里翻涌,茶香能飘出二里地。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收拾得干净,有的院子里还种着流苏树,四月花开时,雪白色的花瓣落满石桌,喝着茶就能赏景。

下水沟村作为国家森林乡村,看点藏在细节里。进村就能看见柴草景观墙,玉米秆、高粱穗扎成篱笆模样,墙上画着彩绘葫芦,红的黄的绿的,都是村民自己动手画的。村后有片木耳地,黑木耳长得厚实,赶上采摘季,能看见竹筐里堆得冒尖。周边庙梁、马蹄沟的山梁上,野花开起来像调色盘,徒步的人常来这儿 “吸氧”。

360截图20250703203055426.png

俩村的日子,现在啥光景?

这两年乡村振兴政策落地,俩村各有奔头。上水沟村靠流苏茶产业打底,合作社带着茶农改良工艺、跑市场,村民腰包鼓了,村口的活动室成了 “议事厅”,大伙商量着明年扩大示范园;下水沟村依托国家森林乡村的生态底子,把桑椹采摘、彩绘葫芦体验做成旅游项目,村委会门口的公示栏里,写着林下经济的规划图。

珍珠泉路两边的山包上,流苏树和果树渐成规模,京津冀过来的游客多了,有人专门来打听 “珍珠泉乡旅游攻略”。村里的邮政编码 102107、长途区号 010,这些实用信息写在民宿的便签纸上,方便游客寄明信片。最让人欢喜的是,年轻人开始回流,有的在科技小院跟着专家学技术,有的在网上卖山货,老辈人说 “这山窝窝,总算留得住人了”。

临走前的小贴士

自驾来的话,导航 “上水沟村” 或 “下水沟村”,顺着珍珠泉路走,山路弯多但路况好;坐公交一定记着 Y30 路末班车 17:30 从延庆火车站发车,错过就得等第二天。想买特产的,上水沟村合作社的流苏茶有简装和礼盒,下水沟村的黑木耳论斤称,装在印有彩绘葫芦的纸袋里,既实惠又有乡土味儿。

这俩村没有景区的热闹劲儿,却藏着最本真的乡村模样:春采茶、夏纳凉、秋摘果、冬围炉,四季都有盼头。若你想躲开人潮,在茶香泉宴里寻几日清净,这儿准能对上你的心思。


声明

本文来自于网友投稿,但由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原因,所以仅供参考。欢迎网友留言补充修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热门
最新文章